新闻动态 news

开学季警惕!水痘与猩红热高发,如何守护孩子健康?

浏览量:103  /  时间:2024-09-12

       近期,我院皮肤科接诊了不少水痘和猩红热的青少年患者,入秋后,水痘、猩红热传染病高发,这一现象引起了家长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病毒传染性强,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水痘的潜伏期大约为 10~21 天,多为 14 天,2周左右。原发感染通常发生于儿童期,常呈良性自限性,成人及免疫抑制患者可发展为重症。


水痘的临床表现:

1、前期症状:发病前1-2天,可能出现低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皮疹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头皮、面部和躯干,然后迅速扩散到四肢。皮疹的发展过程通常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斑丘疹:起初为红色斑点,随后迅速发展成为丘疹。水疱:丘疹中央出现水疱,疱液清澈,周围有红晕。结痂:水疱破裂,形成结痂后脱落。


一旦确诊为水痘,应及时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出现全身广泛皮疹、高热不退、精神萎靡、头痛呕吐、意识不清等症状请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2、休息和观察: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水痘的预防措施
① 接种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有效的预防措施。疫苗能够通过免疫刺激让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水痘的发生。建议家长带没有患过水痘的儿童到疾控中心接种水痘疫苗。
② 避免接触患者:水痘患者是传染源,因此要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医院、商场等。如果居住区域有水痘病例,更要小心避免接触。
③ 隔离观察:如果孩子不小心接触了水痘患者的水疱、疱疹液体,或者被患者污染的用具,或者有被患者飞沫碰触的可能,应该立即隔离观察两到三周。
④ 增强抵抗力:平时要让孩子多锻炼身体,坚持运动,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作息规律,充足睡眠,以增强抗病能力。
⑤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孩子勤洗手,剪短指甲,保持皮肤清洁。在流行季节,不要与患者共享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
⑥ 开窗通风:保持家中和教室等场所的空气流通,经常开窗换气,有助于减少病毒的传播。
⑦ 减少集体活动:如果学校或幼儿园有水痘病例,应减少或暂停大型集体活动,以降低传播风险。
⑧ 及时消毒:对于出水痘的班级或家庭,可以用消毒液(如次氯酸消毒液)对课桌椅、学习用具以及环境进行消毒。


       猩红热是由A组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暴发流行的因素主要包括人口密度高、所在环境拥挤等因素。孩子们之所以容易得猩红热,是因为这种细菌在学校、幼儿园等公共场所传播速度较快。所以易感染人群分布在托幼和学龄儿童为主要的发病人群。家长需加强重视,做好相关预防措施。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

       猩红热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咽痛、杨梅舌(舌乳头肿大)、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皮疹是猩红热的特征性改变,主要表现为发病出现充血性(按压时变白)、猩红色的细小的斑丘疹,似鸡皮样,触摸呈砂纸样。皮疹始见于耳后、颈部及上胸部,并迅速蔓延至躯干及四肢。在皮肤皱褶处,尤其是在肘窝和腋下皱襞处常呈现出线状淤点,称为“帕氏线”。颜面部皮疹不明显,有充血,但口鼻周围因无充血而表现为“口周苍白圈”。患儿多于1周左右皮疹消退,并伴有脱屑。部分患儿手足心在后期出现膜状脱皮。在发疹的初期阶段,有些患儿的舌面会覆盖一层厚重的白苔,舌乳头因红肿而凸显,尤其在舌尖和边缘部分,形成所谓的“草莓舌”。经过大约2-3天,这层白苔会逐渐脱落,后期表现为味蕾明显呈颗粒状,似杨梅,这被称作“杨梅舌”。严重病例可能伴有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猩红热的治疗措施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前往医院皮肤科就诊,遵医嘱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以控制感染。同时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充分的水分和营养。

       特别提醒要遵从医嘱,按完整疗程用药。如果疗程不够,链球菌有可能通过直接蔓延或经血行播散,引起组织器官的严重感染,如颈淋巴腺炎、鼻窦炎、中耳炎、乳突炎、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及支气管炎、肺炎,以及脑膜炎、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及心内膜炎等。还可激发后期的一些免疫反应,引起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反应性关节炎等并发症,且猩红热的并发症多是有延后性的。因此如果宝宝得了猩红热,家长千万不可心存侥幸,以为症状有好转就擅自停药。

猩红热的预防措施

① 隔离患者和接触者:对于猩红热患者,应尽早隔离治疗,直至痊愈。对于密切接触过患者的易感者,可以进行医学观察,必要时给予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② 加强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尤其是儿童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应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
③ 消毒处理: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如食具、手绢等,应进行高温、紫外线消毒;室内环境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清洁。
④ 避免拥挤的公共场所:尤其在疫情流行期间,儿童应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用途,不应被视为对所涉医疗产品的推荐或功效证明。涉及疾病诊断、治疗、康复相关的,请务必前往专业医疗机构就诊,寻求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