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世界睡眠日丨小孩睡觉时打呼、张嘴呼吸,该怎么办?

浏览量:3142  /  时间:2024-03-27
       每年的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睡眠与健康密切相关,尤其是儿童对健康睡眠的需求更迫切,因为儿童时期承担着身体发育和脑部发育的重任。

       5岁的可可(化名)1年前睡觉开始打鼾,家长以为是睡姿不对,但在调整睡姿和枕头后,睡觉状态依然没有改变。甚至在日常状态下可可会不自觉地把嘴张开呼吸,另外家长总觉得孩子的上嘴唇越来越翘!

       带着困惑可可家人带他来院检查,在了解患儿的症状和病史后,我院耳鼻咽喉科对患儿进行了影像检查,结果显示可可患有慢性鼻炎和腺样体肥大!


孩子腺样体增大有 2 种,一种是生理性肥大,一种是病理性肥大:生理性肥大,我们不需要担心;病理性肥大,我们需要及时诊治。

  • 生理性肥大:腺样体是人体免疫器官,鼻腔后深部,是咽喉顶部的淋巴组织。在宝宝 1 岁左右时,腺样体开始发育,通常 3~7 岁左右,腺样体处于生长顶峰,可出现生理性腺样体肥大。大部分小朋友在 10 岁后,腺样体会萎缩消失,成年后几乎没有或仅有少许残余腺样体。
  • 病理性肥大:腺样体作为免疫系统的一员,遇到病原体入侵,会发炎发肿,变得更加肥大,类似扁桃体发炎一样。正常情况,当病原体被清除后,这种短暂的肥大会恢复。有时候孩子反复发生炎症,腺样体会出现持续增生、肥大,消不下去。这样就被称为“病理性腺样体肥大”,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据我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包亚军介绍:“孩子睡觉时长期呼吸不畅会造成大脑缺氧,这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育;长期睡觉口呼吸也会影响孩子的面容发育,导致上唇上翘、龅牙、凸嘴、下颌后缩等‘腺样体面容’。”包主任提醒,虽然有些孩子长大后肥大的扁桃体、腺样体会自行萎缩,但对发育和面容造成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因此应该提早干预治疗。

1711520754627

反复出现4种情况,要及时就医:


  • 频繁鼻塞 / 呼吸粗 / 鼻音重:孩子鼻塞、呼吸声加重,说话时出现类似于感冒后的闭塞性鼻音,而且白天晚上都有,晚上睡着后症状更重。
  • 频繁打鼾:1周内有超过3晚有明显打鼾,调整睡姿后也无法改善。
  • 张口呼吸 / 反复憋醒:孩子睡着睡着被憋醒,醒来之后容易烦躁哭闹。有的孩子,会长期口呼吸。
  • 呼吸暂停:有的孩子睡觉时打着呼噜,突然没了呼吸,超过十秒之后又恢复呼吸。
       由于有过敏性鼻炎、鼻窦炎等疾病孩子也可能会出现上面这些症状,要明确孩子是否是病理性腺样体肥大,还需要医生结合孩子症状,通过电子鼻咽镜检查或鼻咽侧位片( X 线)检查,进一步判断。

发现腺样体肥大就“切一刀”大可不必!
  • 观察为主:如果娃没有睡眠打鼾、张口呼吸及憋气情况,没有反复发作的慢性鼻窦炎,没有听力下降等情况,则可静待自愈。
  • 保守治疗:如孩子鼻塞流涕、睡眠打鼾等症状不严重,不憋气,可在专业医师评估下,采用药物治疗。3-7岁的孩子因其处在生理性肥大期,本身腺样体承担着部分免疫功能,在没有经过系统规范药物治疗的情况下,可选择保守治疗。
  • 手术治疗:这些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引起睡眠呼吸暂停,引起慢性鼻塞、习惯性张口呼吸;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腺样体肥大导致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哮喘等疾病反复发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生长发育不良、或颌面部发育异常。
免责声明:
*本文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医疗、健康科普信息,不代替任何个人医学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