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药物因服用时间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用药效应发生,在合适的时间里服药,不但可以让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减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他汀类调节血脂药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半衰期较长(大于10h),可以抑制24h内的胆固醇合成,因此可于一天中固定的任一时间服用。晚餐后2h内服用,效果可能更好;匹伐他汀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其晚餐后服用。
二、降血压药
三、降糖药物
4、 噻唑烷二酮、DPP-4抑制剂服药不受进食和时间的影响。
四、平喘药
2、 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等需要按时服用,并长时间维持。对于每日一次的药物,一般睡前用,但对于哮喘白天加重患者,早晨用。
五、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呈现昼夜节律性,午夜24时血中浓度最低,凌晨渐升高,上午7~8时最高。所以最好在早晨7~8时餐后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在糖皮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中,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每日清晨给药,或者清晨服一日总量的2/3,午餐后服剩余的1/3;中等时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隔日清晨给药。
六、消化系统药
餐中或餐后用温水或牛奶送服。
七、抗微生物药
除少数药物吸收几乎不受食物影响,大多数药物均宜空腹服用(餐前1h或餐后2h),为了减少此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可选择餐前30min服用;甲硝唑、红霉素等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品可以餐后即服,从而提高病人的耐受性;头孢呋辛酯、伊曲康唑等餐后即服,可促进其吸收。
八、维生素类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油脂类食物会促进其吸收,故餐后服用效果为佳;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主要在小肠主动吸收,食物延长其在小肠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吸收,故餐后服用效果为佳。
大多数中成药餐后服用,少数补益药物,餐前服用,如黄芪。
十、其他特殊用法药物
1、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为早上6~10时,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早上服用可更好抑制清晨血小板活动,其肠溶片应在餐前30min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等清晨服用效果较好;强心药如地高辛上午8~10时服用效果较好。
2、 甲状腺素钠早晨空腹服用效果较好,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吸收。
3、 食物可影响双磷酸盐吸收,且药物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故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4、 肿瘤细胞在上午10时生长最快,其次是午夜22~23时,而正常细胞则在16时生长最快,因此肿瘤患者用药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时或午夜,即所谓的“零点化疗给药方案”。
5、 非甾体抗炎药由于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而餐后服用,由于胃和小肠有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
6、 由于组胺参与觉醒,故抗组胺药有嗜睡副作用,故在睡前服用可以减少其副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7、 按正常的激素分泌调节作用,人体在晚间24时以后至凌晨时期内,血钙最低,这时钙剂的吸收率最高,利用最好,同位胃酸可促进钙剂的吸收,故晚餐后1~2h服用钙剂效果最好。
8、 酸性环境有利于无机铁的溶解而有助于吸收,亚铁更易被吸收,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半胱氨酸有助于铁的吸收。晚间胃酸为一天中分泌最为活跃的时间,同时由于铁剂对胃肠道可产生刺激性,故晚餐后服用效果最佳。
9、 抑郁症呈现暮轻晨重的特点,故抗抑郁药大多在清晨时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日2次,则要求清晨和中午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