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news

你的药,服用时间合适么?

浏览量:7436  /  时间:2021-11-03

       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药物因服用时间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用药效应发生,在合适的时间里服药,不但可以让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好,而且可以减少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一、他汀类调节血脂药

       人体肝脏24h都在合成胆固醇,而合成高峰一般在0~3时。
       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等半衰期较短(小于3h),主要通过抑制高峰时间段的胆固醇合成而发挥降脂作用,因此需睡前顿服;食物可显著增加洛伐他汀的吸收,因此需在晚餐后30min内顿服。

       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半衰期较长(大于10h),可以抑制24h内的胆固醇合成,因此可于一天中固定的任一时间服用。晚餐后2h内服用,效果可能更好;匹伐他汀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其晚餐后服用。


二、降血压药

       人类高血压存在明显的昼夜波动特征。早晨8~10时急剧上升,白昼处于较高水平,下午16~18时又上升,而后呈缓慢下降趋势,凌晨3时达最低值,早晨清醒前又开始回升。
1、 多数人早晨吃,或上午7时和下午15时分次服用,有利于控制杓型高血压。利尿剂推荐早上服用,主要是避免夜尿过多。
2、 对于非杓型血压,应于晚间睡前服药。其中钙通道阻滞剂和ARB类药物虽然早晨或晚上服药对24h平均血压的作用相同,但晚间服药可更有效地降低夜间平均血压,有助于非杓型血压向杓型血压的转化。一般糖尿病、肾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多数表现为夜间血压升高。


三、降糖药物

       人体胰腺的胰岛β细胞每日分泌胰岛素,清晨开始升高,午后达到高峰,凌晨跌至低谷。因此清晨给予低剂量的胰岛素,可达到满意的效果。上午8时可口服作用强而久的降糖药物,使药效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的规律相适应。
1、 α-糖苷酶抑制剂,在小肠内竞争性抑制糖苷酶,使饭后血糖升高的幅度减小,应在餐前即刻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嚼服。
2、 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酰脲类和格列奈类,磺酰脲类需在餐前30min内服用,格列奈类需在餐前15min内服用。
3、 双胍类降糖药促使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而起到降糖作用,普通片餐中或餐后服用,缓释片在晚餐时服用,肠溶片在餐前服用。

4、 噻唑烷二酮、DPP-4抑制剂服药不受进食和时间的影响。


四、平喘药

       由于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儿茶酚胺分泌水平及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纤毛运动等因素存在生理性昼夜波动,因此哮喘多在深夜或凌晨发作。故多数平喘药以睡前服用最佳,此时哮喘者对乙酰胆碱和组胺反应最为敏感。
1、 缓解药物,如速效吸入和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全身性激素、吸入性抗胆碱能药物、短效茶碱等需要按需使用。

2、 控制药物,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等需要按时服用,并长时间维持。对于每日一次的药物,一般睡前用,但对于哮喘白天加重患者,早晨用。


五、糖皮质激素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呈现昼夜节律性,午夜24时血中浓度最低,凌晨渐升高,上午7~8时最高。所以最好在早晨7~8时餐后服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在糖皮质激素长期维持疗法中,短效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每日清晨给药,或者清晨服一日总量的2/3,午餐后服剩余的1/3;中等时效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隔日清晨给药。


六、消化系统药

       胃酸分泌在清晨5时至中午11时较低,下午14时至次日凌晨1时较高。
1、 抑酸药
质子泵抑制剂饭前口服,早晨或晚上服用均可,但对于每日一次的情况,一般以说明书要求的早饭前30min服用为准;H2受体阻断剂每日一次情况应于晚上睡前一次口服,每日多次时应于餐后服用。
2、 抗酸药
仅能中和胃酸,不能抑制胃酸分泌。一般餐后吃,例如铝碳酸镁餐后1~2h服用,但氢氧化铝由于也可以形成凝胶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故餐前1h服用。
3、 胃黏膜保护药
由于此类药品大多会形成保护层覆盖在溃疡面,故应于餐前30min服用,例如枸橼酸铋钾、硫糖铝;同时注意应少饮水。
4、 促胃动力药
应于餐前15~30min服用。
5、 助消化药
差异较大,一般需要餐后服用,因为餐前服用有引起胃肠道溃疡的风险;乳酶生、胰酶(常用肠溶制剂)需餐前服用。
6、 泻药
应根据药物的作用时间进行区分,起效较快的如硫酸镁、蓖麻油、开塞露、甘油等随时可以使用,但使用时间应远离睡眠时间;对于起效较为缓慢的,如大黄,番泻叶、酚酞等,经8h左右起效,一般睡前服用,而乳果糖起效时间可达24h,一般早上服用。
7、 止泻药
如蒙脱石散,一般餐前服用。
8、 微生态制剂

餐中或餐后用温水或牛奶送服。


七、抗微生物药

       除少数药物吸收几乎不受食物影响,大多数药物均宜空腹服用(餐前1h或餐后2h),为了减少此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可选择餐前30min服用;甲硝唑、红霉素等对胃肠道刺激性大的药品可以餐后即服,从而提高病人的耐受性;头孢呋辛酯、伊曲康唑等餐后即服,可促进其吸收。


八、维生素类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D、E、K,油脂类食物会促进其吸收,故餐后服用效果为佳;水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B1、B2、C主要在小肠主动吸收,食物延长其在小肠的滞留时间,从而增加吸收,故餐后服用效果为佳。

九、中成药

       大多数中成药餐后服用,少数补益药物,餐前服用,如黄芪。


十、其他特殊用法药物

1、 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为早上6~10时,故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早上服用可更好抑制清晨血小板活动,其肠溶片应在餐前30min服用;抗心绞痛药物如硝酸酯类等清晨服用效果较好;强心药如地高辛上午8~10时服用效果较好。

2、 甲状腺素钠早晨空腹服用效果较好,可避免食物对药物的吸收。

3、 食物可影响双磷酸盐吸收,且药物对胃肠道刺激性较大,故空腹服用效果最好。

4、 肿瘤细胞在上午10时生长最快,其次是午夜22~23时,而正常细胞则在16时生长最快,因此肿瘤患者用药的最佳时间为上午10时或午夜,即所谓的“零点化疗给药方案”。

5、 非甾体抗炎药由于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对胃肠道有刺激性,而餐后服用,由于胃和小肠有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

6、 由于组胺参与觉醒,故抗组胺药有嗜睡副作用,故在睡前服用可以减少其副作用对生活的影响。

7、 按正常的激素分泌调节作用,人体在晚间24时以后至凌晨时期内,血钙最低,这时钙剂的吸收率最高,利用最好,同位胃酸可促进钙剂的吸收,故晚餐后1~2h服用钙剂效果最好。

8、 酸性环境有利于无机铁的溶解而有助于吸收,亚铁更易被吸收,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果糖、半胱氨酸有助于铁的吸收。晚间胃酸为一天中分泌最为活跃的时间,同时由于铁剂对胃肠道可产生刺激性,故晚餐后服用效果最佳。

9、 抑郁症呈现暮轻晨重的特点,故抗抑郁药大多在清晨时服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1日2次,则要求清晨和中午服用。

16359309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