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骨密度和骨质量下降,骨微结构破坏,造成骨脆性增加,从而容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和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三种。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后发生的骨质疏松;而特发性骨质疏松主要发生在青少年,病因尚不明。
骨质疏松症有何症状?
(1)慢性腰背酸痛或周身酸痛,负荷增加时疼痛加重或活动受限,严重时翻身、起坐及行走有困难。部分老年患者容易出现非外伤或轻微外伤发生的骨折为脆性骨折。是低能量或非暴力骨折,如从站高或小于站高跌倒或因其他日常活动而发生的骨折。发生脆性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桡、尺骨远端和肱骨近端。
(2)脊柱变形骨质疏松严重者可有身高缩短和驼背。椎体压缩性骨折会导致胸廓畸形,腹部受压,影响心肺功能等。
(3)骨密度检查提示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如何治疗?
01、基础措施
调整生活方式
①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②注意适当户外活动;
③避免嗜烟、酗酒和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④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
骨健康基本补充剂
①钙剂: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mg~600mg。
②维生素D:应定期监测血钙和尿钙,酌情调整剂量。
(如患者伴有肾结石及高尿钙,则应慎用钙剂及维生素D制剂)
02、药物干预
仅补充钙剂对于骨质疏松的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需根据患者情况加用药物。具备以下情况者,需药物治疗:
①已发生过脆性骨折;
②OSTA筛查为高风险;
③FRAX工具计算出髋部骨折发生概率≥3%或任何重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概率≥20%。
03、外科治疗
脊柱骨折一般采用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髋骨及腕部骨折一般采用切开固定方法等。
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1、戒烟、戒酒、戒饮浓茶、浓咖啡。
2、注意节制饮食,防止过饱,饮食要清淡,少盐饮食为宜。
3、多吃瘦肉、鱼虾、豆制品、牛奶、海带、紫菜、芝麻、花生、核桃、瓜子、芹菜、油菜、荠菜、苹果、香蕉等食品。
4、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常做载重式的运动,如慢跑、骑自行车等。每周3—4次,每次30分钟。
5、宜多到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
6、已绝经的妇女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雌激素,遵照医嘱口服维生素和钙剂,老年人一定要慎用利尿剂、异烟肼、强的松等药物。
7、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要防止跌倒。